美食家的名人饭局

P A T R I O T 

爱国者

马来西亚美食大使食公子与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面唔

据说,他素以马来西亚人自傲,在面对华人时,从来不说它国语言,因认为能以华语交谈,为什要用其它语言标榜?而别人面对他时也会主动以广东话问候的亲切。其次,他常言身为国人,马来西亚由马来人主导是毋用质疑事实,唯有积极参与政治,结识政要才能逆转时局、做到事。此外,还得注重下一代教育,保留传承具是刻不容缓。就大马饮食文化广博渊源,是以从不到国外采访,并非游历各国就等同美食家这一误诊,仅是研发新科技作为新媒体推广大马美食。唯有吸引外国人前来消费[4],方能促进经济,而不是轻重倒置将人带往国外,表现自我见识以求认同。

美食家的名人饭局-

Food Critic Dine With VIP

When Agriculture Lecture meet with 

Deputy Minister of Agriculture and Agro-based Industry

当农业讲师遇上农基工业副部长

2007年,有鉴大马人对治国人物的冷感以及政治所预见的明争暗斗,廖城蘭遂以资讯性的饮食叙述加入政治元素,以饭局邀约格式,造成日后轰动一时的“名人饭局”,并通过这层联系常与统治者、部长、国州议员、国外使节交往,感情甚笃。曾听他们的助理抱怨,廖城蘭的话锋犹如匕首,尤对时局提问,绝无妥协余地。如果一个连高官显要都敢据理力争的作家,还有什么不敢得罪,颇具文胆,以致后来他的文章越来越坦率。由于厌恶官场上尔虞我诈、看尽世态炎凉,最后选择与妻逍遥自在不再问政。其实政治就是民生,在老子《道德经》“治大国如烹小鲜”,好比仓颉创出的“饭”字,绝对是民心所向,人没得“食”,活不了,就会“反”,用作比喻政治前途需与经济双轨,是再恰当不过。

从李三春,陈群川,林良实,到第七任黄家定、翁诗杰、蔡细历、廖中莱至魏家祥,从黄到魏历经五届马来西亚华人公会(简称马华)总会长

共与119位政治人物会晤

NATIONAL 

AFFAIRS 

国家大事

关注培养下一代人才

摘自黄日升部落格

关注培养下一代人才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国会议员拿督黄日升亲笔签名)

探讨砂拉越华族地位

这与家族密切的启德行集团,拥有《诗华日报》和《东方日报》渊源的已故房屋部副部长、诗巫区国会议员拿督刘会州,连他如此见闻,都觉《名人饭局》这样专访方式,是他前所未见,可见食公子取材之前瞻性,首开先例邀约部长、议员 “治大国如烹小鲜”於美食家以此形式关心民生,亦是由食公子开创。

讨论伊刑法实施课题

讨论伊刑法实施课题

食公子协助请愿保留原住民土地

1996年,在写柔佛新山Kampung Sungai Temon的海藩村“嘉林”而认识,直到2012年遭遇州政府通知拆迁海藩村作为建设伊斯干达特区,求助於食公子,再参照葡萄牙村寻求土著地位保留文化遗产方式,并成功保护葡萄牙村未被迁移的土地案例,找来了该区立法议员谢松清周旋。因当地原住民没影响力,在经济上也被忽视,虽是土著但基於缺乏种族政治的渠道下,唯有通过该选区议员提呈诉求,以保留原住民土地。直到2019年谢松清逝世,期间依然很努力争取完成这项任务

食公子影响力为旅游娱乐业尽一份力

食公子向旅游副部长林祥才延长娱乐场所时限,在2010年10月,获得政府响应。

马来西亚2020年国际游客数据

据马来西亚观光局指出,于2020年接待国际游客为4332722名,相比2019年的26100784人次,减少83.4%,但收入亦有861.4亿令吉。而最大的旅游贡献国为东盟国家,占游客人数68.1%(2949363人次)。若国策矫枉过正,一如新冠疫情封城作比喻,将于旅游年收入不利,方有此建议。

世界濒临粮食危机根源之一在於人民浪费土地粮食 

世界濒临粮食危机根源之一在於人民浪费土地资源

虽然美食家这层身份,至今对厨业、文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但奇怪,大多数人就连国外,都会众所一致,同意大马美食家等於食公子的看法,这已成为一种意识。2007年与舆会马华总会长暨马来西亚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黄家定的一场美食大会受邀当开幕嘉宾,他在所赠新书首页签下“大马美食家”,正式成为签署此名衔的第一位政要。寄予期许再三叮咛身为大马的美食家,凡事要以“国家为重,树立典范”,遂传为美谈。食公子除“食神”、“美食家”之名外,还被称为“食王”、“美食天王” “美食王子”、“美食公子” 原由就在他博通经籍,对马来西亚饮食历史淹贯精微,待人处事随和有礼,这正是大家喜欢他原故。

可能是食公子工作情由,喜欢到处长见识,很难要他老实待在一个地方不乱跑。这与他天性有关,会不自觉或自觉地将自己塑造成风流倜傥的现代古时大侠,喜欢醇酒与美人相伴,而他的美人永远是她妻子。作为一个“爱老婆的食神”对她言听计从,从没一次拂逆过爱妻意思,活脱脱像高手比试后,回家成飞鸟依人的铁汉柔情,有种“貌似狮子,轻衔兰花”的刚柔并济,是故,民间才有“嫁人当嫁食公子”[1] 风闻,这可从食公子专栏中,不经意地发觉,有种温柔式的大男人主义、爱家、疼老婆。因为很早他已清楚,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名利圈的名人前辈,即使再红,最终还是死在变心之下。

对食公子的正职很难去说个明白,但令他声名大噪的却不是正业,而是把这个自2000年之前,从未被人看好的饮食市场,第一个将餐厅专访转为职业的美食家,并将之代入正行体系,也正因有这需求。谁也没料到那么一天,食公子又从文学转入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的研究。

2006年进军酱料业,推出署名“大马美食家食公子”酱油及鲜味酱。一生行业涵括:士(文化界-饮食写作大家),农(农业学院讲师兼顾问)、工(石油化学工艺供应商)、商(金融期货交易)。

当有太多无法兼顾时,你只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继续下去。

唯做大事者,“勇者无惧,诚者无敌”

还需要一位懂你的太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