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淡水鱼初级、中级、高级、顶级排名
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於广东珠江三角洲,将鳙鱼即松鱼、鲩鱼、鲤鱼、鲮鱼誉为“四大家鱼”。后又并入翘嘴鲌,而广东称之“和顺鱼”。
”松鱼头、鲩鱼尾,鲢鱼中间头搭尾“为50年代中国南方於淡水鱼的选择-
“松鱼头”的头部富胶质,其鱼腩部位较粗糙,而“鲩鱼尾”这种淡水鱼则尾部肉质与味道和腩不一样,是其尾结实,腩粗糙,不像“白须公”,整条鱼的味道与肉质差别不大,唯白须公不能从淡水直接移入鱼缸养,即使一天肉也会“霉”像自动分解肉质,故宜天生即捕即煮。另鲩鱼肉厚、腴滑、韧性、细甜加上蛋白质超过鸡肉,蒸、炒、灼皆行。有人将“鳙鱼”作为“松鱼”,实则是中国叫法,其与鲢鱼具归“鲤科、鲢属”但异种。而於马来西亚,松鱼头多用剁椒、姜蓉、酱蒸。另外黑醴鱼皮,其营养价值高在能给病患伤口愈合、消炎的治愈,因出肉率高,因无肌间刺,鲜滑,一般用作溜鱼片。
注:本地食界常把“鲢鱼“与”鲶鱼“以为同种,盖因“音误”,有者则将“鲢鱼”跟“松鱼”因头似而混淆。实是“鲢鱼”属中国淡水流原产种,而“鲶鱼”除南极外,世界皆有。鲢鱼与鲶鱼虽同为辐鳍鱼纲,但鲢鱼是鲤形目、鲤科,而鲶鱼却是鲶形目、鲶科。外形鲶鱼有4根胡须2根较短,因靠嗅觉与触须作为感官觅食,鲢鱼则无须。在中国“鲢鱼”被分类为初级食用淡水鱼种,多栖息於江河、水库、湖泊上层水域,以浮游藻类为食,这与松鱼相似,不同於鲶鱼是中下层水域鱼科,多食腐或其它鱼类。
淡水鱼中级
River Fish Middle
“术业有专攻”,不是外来的美食家,对本国水产阐明就一定“对”,亦不是什么河鱼都吃“水果”。
多刺的丁加兰 Tengalan

丁加兰,鲤形目 Cypriniformes、 鲤科 Cyprinidae、 魮鲤属 Puntioplites,马来西亚多採用异名Puntius bulu称之,中文种名印尼魮鲤,马来语则以Tengalan,Mugalan或Mengkalan。多见彭亨、霹雳、麻坡、丰盛港河,身体较之相似的吉利鱼和施氏魮要广阔,体色微青褐,最大可长到3-4公斤,约50公分,骨刺较细,属杂食性鱼类,也食果实,因而有些牟利商家,将它隐喻成吃风车果的“忘不了”,称其为“野果鱼”,价格80-100令吉。加上“香港美食家”来马听信河鱼专家讲述河鱼史,便信以为真於著作发表排名,殊不知那些专家是以“梦亚兰”或“孟加兰”的译音,替代“丁加兰”利用 “香港美食家”排名,将价格提至180令吉,混淆视听。其实,所有鱼类包括苏丹鱼、施氏魮招财鱼、巴汀都吃河面油棕果、野果,而非独是“忘不了”,更不会跃到树上吃果实。之所将“丁加兰”列入中级鱼,是因十年前,其价格仅於15令吉,目前,因很少捕获,方跃升1公斤80令吉。这已是相当高价。
山河肉食鱼王水马骝 Sebarau

“水马骝”译自马来文Sebarau,其真正鱼名是“南方鲃”又名“大鳞裂峡魮”,为鲤科裂峡魮属,特征为体似纺锤如佝偻,银色、背部与腹鳍间携黑色横带,有的不明显,而於尾部红色带两侧黑线。多分布於马来西亚、爪哇、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喜栖息在清澈、湍急的山川河流,逢雨季时会逆流而上产卵,状如猴子跳跃,故俗名“水马骝”。此外,马来族群亦会把超过5公斤的水马骝称为“巴东 Badong”,此鱼虽多藏匿茂密木林丛中,但“从不吃掉下的果子”。盖因水马骝属肉食性,喜猎捕鱼类或昆虫,而水马骝幼年时期仅吃昆虫或浮游生物。然而在沙巴、砂拉越另有两种特殊的水马骝品种,即有两条黑带的“双斑裂峡魮”和近乎绝种的“小型裂峡魮”。

摘自2011年《星州日报》资深作者,於文中仅是反斥“一派胡言”,却未说明因何原因“水马骝不吃水果”?
淡水鱼高级
River Fish High Level
马来西亚最贵的终极淡水鱼
- 恩布劳 Empurau
- 红吉罗 Red Mahseer
- 白吉罗 Kelah Putih
- 白尾苏丹鱼 Jelawat Ori
- 鱼王尖嘴巴汀 Patin Muncung
- 野果正河巴汀 Patin Buah
- 顺壳 Ikan Ketutu
- 丁加兰 Tengalan
- 国宝鲤 Temoleh
- 红尾虎 Baung Merah
任何鱼都有行情,可往国家贸销部、渔业发展局、海洋与渔业产品竞争总局、渔行洽询价格。而不是听信养殖或收购商喊价。毕竟自己养的鱼,当然可毫无根据排名但有些鱼属,例如鲶鱼是以鱼龄及重量而定。有些则为濒危保护鱼类,不予列出。以上终极淡水鱼是以其价格与价值排列。
学术讨论-

从上述著作,可见“香港美食家”对大马河鱼排名,当中“梦亚兰”可能是“丁加兰” 而译音Raban则查无此鱼,询问渔业局亦无答案。相信是中文“高鳍”的直接译名。但凡排名后鱼价比实价贵出两倍。
根据Terrenganu鱼类学家Zahar Azuar Zakaria博士研究,近年马来西亚主要河流域如彭亨州、登嘉楼、霹雳、柔佛、沙巴与砂拉越,具可见湄公河“長絲𩷶”学名Pangasius sanitwongsei,英文Hi-fin Pangasius,马来语Patin Hifin(按马来语Patin一词也涵括鲶鱼属),故而昭披耶河短身的“高鳍”在马来族可称鲶鱼,原先是饲养於矿湖,后在人为或水灾入侵当地河域,且生长迅速可达2米,严重威胁本地原生鱼如丁加兰、独木鲤、红尾虎生态。更在河鱼逐渐为人认识奇货可居下,许多业者开始饲养该鱼种,售价1公斤26-30令吉,而该香港美食家所说的 “Raban”应该指的是这种鱼类。
莫让乱排名 – 外国美食家,扰乱本地鱼市场价格
Don’t let the foreign food critic who mis-arrange the fish grade
obstruct the price in local fish markets
谷歌验证的精选摘要 “0位置”的权重性
及“普及关键词”独占首页第一位置的肯定性
Featured Snippets O posi weighed in Google
And the confirmative of common keywords in first search results

一如“维基”收录农作物,渔产类别的网络百科全书,可开放让学者、群众更正的透明度、公正性。
而“谷歌O排名”智能解答,则是透过数据分析,精选出在全球范围内,众多淡水鱼篇幅,最具权威性,并获海量人数支撑的确认榜首摘要。
Just like Wikipedia included Agriculture, Fish category into Internet which open to scholars or publics to ensure its transparency and fairness.
The Google “Featured Snippets” is analyzing through the data and take it as the featured article among many of the freshwater fish articles around the world which supported by the huge number of audience based.
权重性解答
Weighed Solutions
淡水鱼中的顶级 -巨无霸
River Fish Extreme
鱼头汤
世上最大湄公河魔鬼鱼-
The Biggest Fish in Mekong River
罕见淡水白边魟-清蒸蒲鱼皮
印象中魔鬼鱼属於海洋。一直到1985年方为科学界认识到这巨型淡水魟的存在。“淡水魟”又名脯鱼,属软骨鱼纲,共有6个科158个品种,而在马来西亚最常见淡水魟为 “白边魟”,是种纯淡水魟,颜色为棕色或灰色,因数量极稀少,目前世界最大淡水魟属湄公河巨型黄貂鱼或称淡水鞭鱼,身长可比湄公河巨鲶和大白鲨还大,对这种淡水魟喜栖息於淤泥河床底觅食虾或蟹类,故其肉质、极幼滑纤细。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之前全球最大淡水鱼是湄公河巨鲶。而现在黄貂鱼成为世界最大的淡水鱼。
速冻-河鱼
River Fish Frozen
美食家虽然极喜新鲜钓获,但凡河鱼,最好还是经过“速冻”这一过程,以减弱寄生虫、细菌感染,然后烹食。
图为食公子收购的巨型独木鲤又名国宝鲤,旁为“小食神”。年纪小小,便已随父食公子搜遍珍馐用於宴客
“国宝鲤”,生长於彭亨与霹雳河域,当中又以彭亨最佳,可重达数十公斤。其鱼皮厚腴且富弹性,脂肪香滑,肉软而不腍。皆因“鲤鱼”属淡水鱼,喜气候温暖水域,有的鲤鱼若无天敌可不断长大至死,对食用鲤鱼宜秋冬当造。因此时的鲤鱼肉质紧实肥美,缺点是内脏含苦胆应先去除,避免沾附鱼肉,怎样清洗也无法去掉,鲤鱼除可做“鱼脍”,鱼头烧煮,鱼身不论酥炸、红烧、糖醋都属常见的吃法。鲤鱼有除水湿、明目,改善头晕昏眩,眼睛干涩,高血压症状,能利尿消肿与健脾胃有助肾炎治疗,对女性则有安胎、利水、消肿、通乳功效。
世上最大湄公河速冻鲤鱼-
The Biggest Fish in Mekong
世界最大鲤鱼是湄公河在2011年立法保护极危暹罗印度鲤,学名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长达3米,重300公斤。是鯉科中只有“黃鰭結魚” 能与之相比。
石炭纪活化石-金龙鱼
The Oldest Fish in World
早在石炭纪,龙鱼经已存在,由於数度大陆块变迁,转移龙鱼生存区域包括亚洲、东南亚、南美洲、非洲、澳洲。因产区不同,龙鱼品种亦发生极大差异,后来因滥捕招致锐减,终在1980年成立《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立法保护龙鱼马来西亚政府也於1983年将龙鱼视为生命危急的品种禁止出口,由於龙鱼闪闪生光巨鳞活似龙甲,特有龙须,加上鳃盖红印,故被视为甲龙化身,更显它珍贵并成为观赏鱼保护鱼类之一,在物以稀为贵下,愈发矜贵,以致无人想过食用。吃过的人觉在水族馆饲养的金龙鱼,其味似鲤鱼,肉多刺、因饲养带腥。经解剖后化验的金龙鱼,其营养含蛋白质17.6%、脂肪0.8%。活着金龙鱼,由於经济价值高,并於2004年,新加坡国际鱼展的一尾特种冠军鱼“血红龙”被日本人以24840000令吉的天价收购,打破吉尼斯全球纪录。
无人问津的鱼类
The Fish that
No One Mentioned
河
风水鱼-招财鱼
名“加瑞”马来文Kaloi,攀鱸目Anabantiformes絲足鱸科 Osphronemidae、丝足鲈属 Osphronemus,学名Osphronemus goramy,大丝足鲈、象耳魚,香港唤 “招财鱼”,越南叫 “财神鱼”。因其泳姿优美,腹鰭长丝又像划着双桨,故称”舢舨魚“。即便是淡水鱼,却未曾 “入流”,属食用平价鱼类,富观赏价值为易养杂食鱼,不管是投食蕹菜、芥兰、菜豆、青瓜甚至像人般“喂饭”,抑是作风水用途“招财鱼” 却始终未能提高其身价。但寿命可超过20年,为水族耐低氧大型鱼类,可达十数公斤以上,美食家故称它“长命鱼”。一般性只有其它族群用以烹调,因是“财神鱼”,华人忌讳而少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