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食大师》廖城兰美食外交
THE REPRESENTATIVE OF
TAIWAN
LUO YU CHUNG
Luo Yu Chung: “I will continue to reinforce the corporation of
the travel and tourism, economic, education, cultures and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and Malaysia”
美食家应有的风范,“君子和而不同”
外来的美食家,请尊重他国文化,勿以自我观点妄加评论各地美食之孰劣。
或者把他们称作“侵略他国饮食文化”的独裁者,更为恰当。为了显示睥睨众生,攻击其它国家的美食、文化。惟不知任何一种传统都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方能大成。
当美食家,首先就得有颗观察入微的心,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做出评述、味觉要有足够敏锐度,似高科技触感,能识出各种藏於食物内原来味道以及厨师在菜里留下的诀窍。此外,还须有颗无私的心。总不成餐厅招待,就吃人嘴短,替人说尽好话。身为食神或美食家,更不是夸耀有多会吃。像世界任何一种食物都有瑕疵,而不是怀着广阔胸襟,去接受各种食物的味道,进而传达内涵让其它国家、人民获得理解,形成普世的价值观,而不是破坏。毕竟食神、美食家都是见过世界的人。
在表达方面,须同时拥有介乎图书馆一般活记忆。好比欣赏大马华人再创美食的“广东鱼生”,便会闪出相关资料,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还要能够充分描绘出这道食物的滋味,本该是这样和改变后,所呈现新味道前后之差异。不能一味只讲自己感觉,像看戏不能只说好看,须刻画个人独到见解,犹如影评。至於别人去不去看,好不好看,具属见仁见智。除此,我们更不能单凭那个国家人人称道的美食,就觉那东西一定好吃。很多时候是广告效果,以讹传讹的误导。其次是,这道食物须做得好才够格称得上 “美食”,不能说代表该国家的美食,就是所谓“代表美食”因各师各法,个人有把那道食物做好的秘诀。地方也有地方上习惯的口味,不能一概而论。但它必须符合一些要求,例如新鲜、烹调、得法。不能与原来味道、原理相去甚远。故还是有些基本条件需要遵守。
而后,是通过印象中的饮食经典,作为解读这道食物原味及其背后文化是否如一,而非故意玩弄该国的饮食文化,一味鼓吹唯我独尊的情绪。对饮食历史,这些相关大马饮食的学术问题,试问国人有多少人能领会,更勿论外来者可对这些根源做出学术性回应。又有多少是政治因素改造,作者杜撰的田野论。不能因不清楚怕失面子,高调论说“纯粹个人观点”,唯有做到晓畅一地的文化及尝试过改变后的美食,方能以无误角度,提出阐明事实论点。真正领悟文化的“知识分子”,是不会以传闻当做史实大发谬论。对那些不懂尊重他国民情的外来者,跟不懂尊重别人,等於不尊重自己的修养同理。当学会分解饮食,欣赏文化,自必然也就懂得如何赏析他人文化。一个贯通饮食、文化的美食家,心胸定是比自以为是的美食家来得有容乃大。就像以前旧社会,准时出席会被人讥笑贪吃,迟到是身份的象征,现在筵宴则是要求准时出席,成为一种尊重别人、守时的美德。
2012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深信“美食外交”魅力,积极用美食推广外交,并组成美国史上首支大厨团,邀请全美名厨协助国务院款待来自全球领导人。美国礼宾司司长马歇尔说新的美食外交计划呼应希拉里“软实力”哲学,通过美食与创造力,让外国更了解美国,另外也融合各国文化,让美国能表达敬意,给予对方交涉渴望。
就此“美食外交”,美国以美籍华裔蔡明昊掌厨,菜色融合中美文化,包含中国八宝饭在内,成功招待当时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而英国首相卡梅伦访美期间,则以英国名厨布卢姆菲尔德烹调大西洋三文鱼等菜式。
Food Diplomatic
WOMAN in DIPLOMACY
Lady Diplomacy presented when having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Foreign Country,
sometimes more easily to show the harmonious scene and make the kind image
obtain prais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which transfer the information of Malaysian
kindness and responsibilities.
美食外交-
驻大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罗由中-美食家关心独中学子前途
The Manner of
Diplomatic
外交礼仪 –
作为一个国家非官方代表,访候外国代表,“尊崇”是最基本礼仪、礼貌。
於服装体现的素养,虽说以舒适为尚,但毕竟正统社交礼仪,还是得庄重。
尤其受国家领袖至外国使节,於公於私都该注重穿着、谈吐得体,以示隆重。
甚至於当局安排其它媒体摄录,流通到世界各个角落,这已不仅是代表个人,而是整个国家对外的人文表现,
稍有不当,即有损国家於国际形象,民间又怎看该国国人?
Learn from Taiwan to Develop the Tourism of Malaysia
Director of Movie Office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Executive Department, Zhou Bei Ji
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电影处处长周蓓姬-借镜台湾发展马来西亚旅游
曾任职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电影处处长和电影资料馆董事长的周蓓姬小姐,建议食公子不妨往网络视频发展,因为未来世界将以科技为主的讯息世代,提醒了食公子往互联网影视发展,而旧媒体也誓将被取代。
PROMOT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Food Critic
International Jury & Food Critic Malaysia Jacky Liew and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aiwan Aborigines photos in
The International Culinary Competition
Promotion of Taiwan Aborigines Cultures
The World without Boundaries
台湾原住民文化推广
世界不分彼此
台湾原住民意指在17世纪,汉族移入台湾前,已在该地定居的族群。主流於台湾本岛的原住民约16族,占台湾总人口2.4%,即57万5067人。其中又以阿美族人数最多,排灣族次之,泰雅族第三,其它有卑南族、雅美族、賽夏族、邵族、魯凱族、賽德克族、鄒族、布農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从人类学和语言学考究,有学者认为百越人是台湾原住民先祖,而台湾原住民又属南岛语民族,故与马来西亚半岛原住民及部份马来人种隶属同一先祖的渊远。
取材於食公子所考研的“马来西亚南洋菜系五大源流”
Promoting
World Heritage
Melaka
As Melaka is on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it is estimated that this tourism sites will be welcomed by the World and
helping in increase the Malaysia’s income, especially Malacan.
马六甲世遗旅游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