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Cours in Banquet
During 70-80’s, the trend of “Braised Shark Fin with Rice” in Hong Kong extended into “Shark Fin Restaurants” in Malaysia.
For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enjoying abalone and shark fin was a kind of luxurious lifestyle. While in the old age, “first course banquet” was maily formed by abalone, shark fin, birdnest, sea cucumber, fish skin, fish stomach, fish lips, fish bone, fish tendons, dried scallops and lobster.
头菜宴名-
70-80年代,从香港繁荣的鱼翅捞饭到国内的鱼翅酒家。对当时的人而言,具以能吃着奢侈的鲍、翅为炫富。而於古代的“头菜宴”是以鲍鱼、鱼翅、燕窝、海参、鱼皮、肚、唇、骨、筋、干贝、龙虾席见著。
鲍

水八珍-鲍鱼
“鲍鱼”,有滋阴,平衡血压和滋补养颜的食疗。按中医理论,鲍鱼能养肝明目,故有“明目鱼” 称。亦可治肝肾阴虚,骨蒸劳热以及肝血虚等症。西医则认为鲍鱼,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碘、钙、磷、维他命A。
上好的鲍鱼,要以外形完好无缺和背部无裂痕为佳,鱼身肥美,底板阔,较瘦弱质量好,只需把鲍鱼放在强光下看,若发现中间呈现一度红色,则质量为上乘,而形状近似马蹄形鲍鱼或受一层黑灰掩盖,看不见其间的心孔或外干内湿,鲍身呈黑点属劣品。在选购鲍鱼时,需反复置於阳光暴晒三、几个月。每月1-2次使其纤维收缩,更具香味。
“几头鲍”为例子,以网鲍第一,次为窝麻鲍、第三等是吉品鲍。因生长海域不同,故以品质定价又因个体越大越难求,所以大小以每斤头数计算,好比10个头,即每斤有十只鲍鱼,头数越少,鲍鱼越大就越贵,是以一头鲍,最为罕见。

小鲍鱼
“罐头鲍贝”与“清汤小鲍”,虽是以鲍鱼命名,但实际并非鲍鱼。鲍贝的英文称Abalone Clam是种岘类,烹制时不可过火会变韧, “小鲍鱼”虽然有点像鲍鱼。其是Limpet名帽贝或蝛,是种海中贝类,属腹足纲软体无脊椎动物体扁平,涨潮时,多附在海边岩石以牙齿游走,海藻为食。
翅

水八珍-双鲍大排翅
吃鱼翅该注意事项
吃翅与燕窝一样,分量以2两最适合,多则消滞,而银芽只供清口之用,加酒或醋具会破坏鱼翅鲜味,是不懂翅的人为之 .

蟹皇鱼翅-“裙”与“群”
八十年代“群翅“已有翅中之王美誉,之所闻名是於民国广州酒家以红烧大群翅见著,当时价值相等今日几千令吉。群翅的“群”可写作 “群”或“裙”,作“群“解是因鱼翅的出产地,而”裙“则重在其形态如裙摆。 ”裙翅“主要翅针粗壮,肉膜薄胶质丰,而“群”大多指广东人说的犁头鲨或犁头鳐的鳍。
虽然鲨与鳐,同属软骨鱼属,但“鲨”是侧孔总目,眼和鳃孔在侧位,胸鳍游离,“鳐”则为下孔总目,眼在上位,鳃孔於腹部,胸鳍体侧愈合。可取鳍做群翅的鳐是犁头鳐科、犁头鳐属和尖犁头鳐鱼类,就达廿余种。而细分群翅有黄群翅、黄沙群翅、珍珠群翅、软沙群翅等多类型,以亚洲太平洋的海域出产最好。
In 90s
the culinary skills of
Malaysia Chefs have no longer
inferior to the Foreign Chefs
90年代我们的大马厨师已不逊国外-
90年代工艺菜 Artistic


90年代,马来西亚的手工菜
90年代为做好食栏,食公子第一次聘请外包摄记所拍摄的两张属传统手工菜照,当时制作严谨,不像现在以手机拍食物般随意。
传统手艺 Tradition

马来西亚糯香鸡翼

香港脆皮罗汉鸡翼
90年代初,马来西亚“糯香鸡翼”,即是挖空鸡翼,塞入糯米饭的佳肴,足以媲美位於香港太古广场高尚地区一流餐厅“彩蝶轩” 的“脆皮罗汉鸡翼”,同样是翼中塞进鱼翅蟹肉,可见大马厨艺并不逊香港,何以大马厨师总是没有信心?
Birdnest
燕窝
下图为美食家的“小公主”,三代为官,方知穿衣吃饭,自小食公子便着重於孩子饮食的规矩、饭桌礼仪乃至饮食知识,像吃燕窝需“2两”的道理。并给予实际体验,培养成知书识礼的大度训练。《随缘食单》主人袁枚认为吃“燕窝”起码一碗2两,稀稀疏疏的3钱燕窝,於他眼中不过是乞丐充富人不懂燕窝。
Ginseng
人参
“人参”一直被誉为延年益寿补品,医学界更发现其独特活性份子“皂甙”,除可建脑,抗疲劳,还有防止心脏病及癌病功效,不过很多人却误以为人参越贵越补。就清华中医学院指出,部份人因体质会虚不受补,例如,吃贵价的高丽参或野山人参易生暗疮,流鼻血,反观较平价的党参、吉林参、花旗参平和,但“皂甙”的含量却高,疗效与贵价参不相伯仲,且副作用也较小。各参有各参之强项,以党参论,主要在改善贫血、健脾,可增进病后食欲,西洋参清热,润喉生津是唯一凉性补参,野山参最醒脑能大补元气,强心健体,至於高丽参,虽能增强内脏活动机能兼补元气,但最燥热。
Mushrooms & Plants
菌类、草本植物
常食用菌约卅余种,为人所识就包括有蘑菇、冬菇、草菇、猴头菇、香蕈、木耳、雪耳、榆耳、黄耳、竹笙、灵芝等,富含高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提供的鲜味来源,低脂易消化,有些更有药疗,由於菌属阴性食材,燥热的人多吃无妨,而体质较寒凉则每星期亦可食用两、三次。若与肉类齐烹,最易发挥菌的鲜味。

鲍汁象拔菇
俗称“象拔菇”的外形与象拔蚌相似得名,菌肉肥厚,质地爽嫩,实则是“杏鲍菇”,特别是菌柄组织结实嚼牙。烹调后会散出菇鲜味的杏仁香气,且质地如鲍鱼口感而闻名。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俗称大王小号菇或大王平菇,香港稱“雞肶菇” 其又与“鸡腿菇”不同。目前市场所流通的伞小柄大,是由台湾改良品种的杏鲍菇,已非原型的“象拔菇”,有人则称“帝王菇”。

清炖“天山雪莲”子
“天山雪莲”又名高山雪莲生长於中国昆仑山、新疆天山南北坡、阿尔泰山,约4000-5000米高地带,5年才能开花。雪莲根、茎叶含生物碱、黄酮类、多糖,而花蕾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能活血通络,有滋阴壮阳,治疗寒症的 “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称号。近年因滥采而造成数量锐减,盖因受到武侠小说影响,“天山雪莲”有起死回生功效,导致成为濒危植物。目前市面所售皆是培植的雪莲干制品。
查看更多…

马来西亚罕见鱼类、龙趸和石斑的区别 | 马来西亚美食家
“龙趸三宝”为龙趸皮、龙趸扣,即鱼胃和鱼头对下的三节颈骨,极之滋补。但龙趸和石斑是两种鱼,“石斑“是海港、岩礁周围鱼类,“龙趸“则是深海才有的鱼。石斑是鱸形目鮨科,而龙趸则是鱸形目鮨科石斑魚屬。

马来西亚雌雄同体的刺壳、种类、价格、煮法 | 马来西亚美食家
“刺壳”是大马最贵的鱼之一。刺壳是大马海域珍稀鱼种,更是马来西亚最名贵的海鱼与淡水鱼之一。目前1公斤以上的刺壳已很难再见到。由於其肉细嫩鲜美,富脂肪香味,故刺壳成为炙手可热的鱼珍,渔民更是只取其卵作为高价贩售。

顺风和午鱼的区别 | 马来西亚美食家
“顺风”,潮州、福建称“乌午”,香港人叫马友,沙巴名马母,国语Kurau,英文味Threadfin属大马海域大型午鱼类,不管“午鱼”还是“顺风”具是种多脂肪兼身价最高的名贵鱼,富含多种营养,具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久病虚弱、贫血肺结核病人良好的营养品。

世界最贵的野生“黄花鱼” | 马来西亚美食家
“黄花鱼”简称“黄鱼”,其实还有另个学名“石首鱼”,盖因其鱼头内有块不规则的白色小石块,重点在黄花鱼这块味道咸鲜的头石或称“鱼脑石”具有利尿、清热、解毒功效,是中医常用中药,不知者却将它弃之如履,而黄花鱼肉质素来则以嫩滑、肥美、骨少、鲜甜且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碘、维他命B等营养价值。